客服电话:028-83255696
mk体育平台入口 · 2020-11-23 17:02
导言
2020年11月18日,2020中国西部国际口岸物流开放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,绵阳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覃琴在会上以“彰显科技城特色,打造创新开放新高地”为主题做了演讲。
1
绵阳综合保税区
2020年4月27日,国务院正式批准绵阳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绵阳综合保税区。
现已建成标准厂房8.6万平方米,正开工建设3.67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仓库,拥有活跃企业6家。1-10月,实现一线进出口额5.2亿元,二线进出口额24.6亿元。
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加工制造、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研发设计、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销售服务三大领域;
打造加工制造、研发设计、销售服务三大中心;
积极争取赋予区内企业享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;
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业务,平台功能的拓展;
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,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。
综保区将积极融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,打造绵阳科技城外向型经济发展新高地。
2
绵阳综保区投资优势
区位优势明显
绵阳位于成都、重庆、西安“西三角”腹心地带,是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和连接线上的重要支点城市,以高速公路、高速铁路、绵阳机场为核心的交通物流网络四通八达,“内部贯通、外部联通”的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加速形成——
市区南距成都98公里,东距重庆300公里,北距西安680公里,新建绵阳至天府新区的双向8车道高速线路,绵阳至天府腹地全程无红绿灯快速直达。
绵阳综保区紧邻绵阳科技城二环路,距离绵阳高铁站5公里、蓉欧铁路新皂站4公里、绵阳南郊机场8公里,G5京昆高速绵阳南收费站8公里,S1成绵复线高速出入口13公里。
工业体系健全
绵阳素有“富乐之乡、西部硅谷”美誉,电子信息、汽车产业等6大重点工业产业蓬勃发展,新型显示、北斗卫星应用等6大创新产业蓄势勃发,科技服务、现代物流等8大服务重点产业快速发展。
现有“四上”企业2932家、高新技术企业340家、4亿元以上大中型骨干企业127家、上市挂牌企业32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余家、军民融合企业累计认定386家。长虹控股、九洲集团分别名列“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”第7位、第41位,成为地方军民融合龙头企业。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项目已实现量产交付,惠科、威马、诺思等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。
绵阳高新区是绵阳工业发展集中区,秉持“发展高科技,实现产业化”的宗旨,坚持创新驱动、军民融合为主线,现已形成以长虹、九洲、京东方、惠科、维谛技术、安和精密等为代表电子信息产业,以中国重汽、雷丁野马汽车、新晨动力、科络普线束、华驰方向机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,以电子九所(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)、长虹模塑、三阳塑胶为代表的先进材料产业,以长虹智能制造、同成智能、福德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,以太极药业、赛卓药业、德培源、百诺吉等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。
高新区经济总量占到了绵阳科技城的40%,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到了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67.8%,对绵阳科技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、辐射和带动作用。
电商产业集聚
中国(绵阳)科技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紧邻绵阳综合保税区,占地139亩,建筑面积11.3万㎡,是绵阳科技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,具备电子商务、跨境电子商务、O2O线上线下体验中心、商务办公、研发、孵化、金融、电商人才培训等功能,2016年被评为全国“十佳电商产业园”,202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(绵阳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。
科技资源富集
绵阳科技城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,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、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,西南科技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,国家、省重点实验室29个(含国防重点实验室),国家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,国家、省企业技术中心93家,“两院”院士28名,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3.7万,绵阳高校普通教育在册大学生12万余人,成人教育在册大学生13万余人,中等职业教育年培养各类专业操作型人才1万余人。
政策优势突出
绵阳先后获得中关村政策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项先行先试政策和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;2019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《关于推进中国(绵阳)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》,包含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、军民融合资金支持、产业基金支持、土地要素保障、能源要素保障等20条政策,助力绵阳科技城发展。
绵阳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出台了《绵阳综合保税区项目入驻优惠政策(试行)》《绵阳综合保税区厂房租金优惠实施办法(试行)》,包含入驻支持、创新支持、贡献奖励、跨境电商支持、服务支持和效率支持等30条扶持政策。
给予用工培训、代办服务、生活服务等企业服务支持;
3
绵阳综保区规划愿景
绵阳综合保税区将积极推进中电科九所以及长虹、京东方等在绵院所企业开展保税研发和加工制造业务,大力引进产业创新中心、企业创新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,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突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,探索综合保税区业务创新发展模式,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走出一条具有科技城特色的发展之路。
绵阳综保区将以更优惠政策支持、更优质政务服务、更优越投资环境,迎接更多企业和各行各业人才到综保区投资发展、创新创业,共同谱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。
END
推荐资讯